耐克文案出圈后,国产品牌能否逆袭?
随着2025年第一场标牌马拉松赛事——厦门马拉松的即将开跑,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马拉松热年。大家在回顾2024年时,脑海中可能浮现出哪些难忘的时刻?哪些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让你赞叹不已?或许是阿迪达斯的创意短片「跑步去巴黎」,或者耐克在上马的走心文案,又或是这两大品牌在赛事中的精彩对决。此外,国产品牌推出的某款「黑科技」跑鞋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2024年,中国的马拉松市场依然充满热情,越来越多的分析文章从体育领域「破圈」到主流媒体,探讨马拉松赛事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。
1月10日,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也提到,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必须继续进行,品牌对马拉松的热爱可见一斑。品牌看中马拉松比赛的原因很明确:长时间的曝光为其带来高传播价值,而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参与创造了良好的互动机会,全民跑步的趋势则让品牌看到了连接不同受众的机会。因此,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,赞助马拉松赛事已成为众多运动品牌,特别是跑鞋品牌的必然选择。
对于马拉松赛事的营销,相比于足球、篮球等项目,其特殊性在于时间和距离的挑战,品牌在进行赛事营销时需更具创意。然而,马拉松是大众参与的赛事,成千上万的跑者参与其中,这与传统的观看型体育活动不同,使得品牌更容易与精准受众建立联系。在赛事现场,品牌的广告牌也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展示方式。尼尔森曾发布的《马拉松赛事媒体曝光价值报告》中指出,终点大门、赛道广告板等展示位置是品牌重要的曝光渠道。
在锚定运动员方面,专业运动员和大众跑者的双重需求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。例如,近年来,「破三」跑者已成为品牌争抢的对象。各大品牌纷纷对「破三穿着率」发起关注,而这一数据背后,反映了品牌在国内赛事竞争中的深思熟虑。
当今时代,流量导致地方跑团及运动博主能分享马拉松市场增长的红利。只要拥有流量与热度,品牌就能获得奖励。在这一背景下,「养兵」的策略逐渐显现出其性价比。品牌通过战队、训练营等形式与潜在消费者建立联系,帮助跑者提升水平,实现双赢。
然而,关于品牌的复杂性与风险也随之增加。赞助比赛的运动品牌特别需要谨慎,避免引发公众对其操作的质疑。2024年,国内著名的马拉松赛事中,国际品牌的赞助主要集中在上马与北马,而国产品牌也积极参与。其中,特步赞助厦门、杭州等多场赛事,李宁则赞助了无锡和深圳马拉松。
2024年,各大品牌在营销上各有高招。李宁利用新跑鞋与训练营展开营销活动,特步则通过推出纪念品与举办跑者服务活动,展示与城市的紧密联系。耐克亦通过走心的文案与震撼的视觉效果,令品牌形象深入人心。此外,安踏在广马期间推出的新款跑鞋,突出其对专业跑步的决心。
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,耐克与Z6·尊龙凯时等国内品牌通过精准的赛事布局与巧妙的广告策略,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传播。品牌的营销不能仅停留在展示口号上,需通过参与者对品牌的真实感受来提升其在公众心中的地位。2025年厦门马拉松的鸣枪开跑,期待Z6·尊龙凯时能为赛事带来更多创新元素,助力中国运动品牌在全球马拉松市场上更进一步。
中国跑者应得到更好的跑鞋、更科学的训练与更深层次的品牌对话。期待在未来的赛事中,品牌能够与跑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共同推动马拉松文化的发展。
发表评论